夏至黄梅湿邪困,健脾祛湿为要义

来源:上海中医药报

每年的6月21日~22日为夏至节气。夏至,顾名思义,表示炎热的夏天来临。

夏至前后正值南方的黄梅时节,天气闷热,阴雨不断,空气中湿度较重,人体易感受湿邪;而脾性喜燥恶湿,一旦脾阳为湿邪所遏,易产生食欲不振、大便稀溏、脘腹胀满的脾病。所以夏至饮食宜清淡,少油腻、少生冷,可适当多吃健脾祛湿的食物,如扁豆、薏米、茯苓、丝瓜和肉豆蔻等。

夏天的闷热潮湿也易诱发皮肤病,由于湿邪郁于肌肤皮毛腠理之间,又复感风热或风寒,不得疏泄;或过食鱼、虾、蟹等食物过敏,在皮肤上有时会出现大小不等的皮疹,此起彼伏,疏密不一,并伴有皮肤异常瘙痒等表现。

潮热的气候特别适合细菌和病毒的滋生繁殖,所以我们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个人卫生习惯。比如做凉菜时,可加蒜泥和醋,既可调味,又能杀菌,还有增进食欲的作用。

1.五彩蚕豆

原料:新鲜蚕豆100克,胡萝卜20克,黑木耳(干)5克,牛蒡1根,熟白芝麻、食盐,味精和香油等适量。

做法:新鲜蚕豆剥皮,焯水;胡萝卜切成小丁;黑木耳泡发,切成小片;牛蒡去皮,斜切薄片,浸在滴过醋的水里,防止发黑;锅中放油,热至五成时,放入木耳煸炒,再倒入蚕豆、胡萝卜和牛蒡翻炒两三分钟,倒入料酒、白糖和生抽,翻炒均匀,加味精调味,出锅时撒上熟白芝麻即可。

功效:蚕豆是夏季当季食物,民间有“每天吃豆三钱,何需服药连年”之说,足以说明蚕豆的养生功效。蚕豆可以益气健脾、利湿消肿,对于面色萎黄、皮肤松弛、浮肿、食少纳差者而言,可常食。牛蒡含丰富的膳食纤维,可以促进大肠蠕动,防治便秘;降低体内胆固醇,对于高血压、高胆固醇症人群,牛蒡也是食疗佳品。黑木耳能减低血液黏稠度,对防治高血脂、冠心病有特殊的作用。本品红、黄、绿、白、黑的搭配,不仅营养价值高,且色彩丰富,可增进食欲,适用于夏季脾胃功能欠佳、食欲不振者。

2.姜丝拌猪肚

原料:猪肚200克,嫩姜1块,葱、精盐、醋和味精等适量。

做法:将猪肚多余的油去掉,加入盐和面粉搓揉,洗净。将猪肚放入沸水中氽烫约5分钟后,取出,切成1寸左右的条状,备用。嫩姜切成丝和片,备用。锅内放入葱段、姜片、八角、米酒、水煮沸后,放入猪肚,以小火焖煮约1小时,待凉后取出,调入醋、盐、嫩姜丝等调料即可。

功效: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一年四季保健康”。生姜是老百姓常用的中药、食物和调味料,可以用于夏季感受风寒见头痛鼻塞、咳逆上气、腹胀、腹痛等症。生姜还有健胃、增进食欲的作用。在炎热的夏天,人体唾液、胃液分泌减少,饭菜里加点姜,可刺激唾液、胃液和消化液的分泌,增加胃肠蠕动,增进食欲。猪肚补脾胃,适用于虚劳消瘦、脾胃虚弱、腹泻、消化不良者。《本草经疏》云:“猪肚,为补脾胃之要品,脾胃得补,则中气益,利自止矣。”本品味道可口,补益作用强。

3.丝瓜薏米老鸭汤

原料:老鸭1只,薏米50克,丝瓜200克,干香菇10克,盐、姜、葱、植物油等适量。

做法:老鸭先用沸水汆烫,再用清水洗净,切成大块放锅里,焯去血水;薏米用清水浸泡1小时备用;丝瓜洗净切成小块;干香菇泡软后去蒂头,切成片状。砂锅内加入清水烧开,将老鸭、薏米、香菇、葱和姜片放入锅中,再次煮开后转小火煮2小时左右,加入丝瓜,将熟时加入盐和味精调味即可。

功效:鸭肉可清肺解热、滋阴补血、利水消肿、健脾补虚,尤其适合于夏季有低热、虚弱、大便干燥之人。薏米作为一种药食两用的中药,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即有记载,具有利水渗湿、除痹消热、健脾止泻之功,对于夏季,尤其是梅雨季节湿气重损伤脾胃,见胃口欠佳、泄泻、身体困重者,可用薏米做成相应的食疗方,起到健脾利湿的作用。丝瓜有清热、利尿、活血、通经之效。本品尤其适合于夏季见低热、脾虚泄泻、食欲不振者。

4.豆蔻鸡蛋饼

原料:肉豆蔻5克,鸡蛋2个,面粉200克,盐、鸡精适量。

做法:将肉豆蔻研成粉末,备用。将肉豆蔻粉、鸡蛋放入面粉碗中,加适量的水、盐、鸡精调味,搅打成面糊。平底锅加油烧热,舀用一勺面糊,摊成圆饼,小火煎至一面定型翻面,直到两面微黄、饼熟即可。

功效:肉豆蔻乃药食两用之品。《本草纲目》谓其可“暖脾胃,固大肠”。中医认为,本品可温中涩肠、行气消食,常用于脾胃虚寒、泄泻、脘腹胀痛、宿食不消者。对于夏季贪凉饮冷、过度使用空调致腹部虚寒、食欲不振、食谷不化者,亦可用肉豆蔻研成末与姜汁同服。鸡蛋蛋白质丰富,蛋黄中含有丰富的卵磷脂、钙、磷、铁、维生素A、维生素D等营养素,是老幼皆宜的家常养生食品。肉豆蔻与鸡蛋做成蛋饼,可缓解肉豆蔻的辛味,且营养价值明显提高。本品尤其适合于脾胃虚寒、腹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