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轻松呼吸

来源:上海中医药报

上海市中医医院肺病科  石克华 供稿

冬病夏治是中医的一种特色疗法。“冬病”是指在冬季容易发作或加重的疾病,最常见的就是呼吸系统的一些慢性咳喘疾病,这些疾病的发病原因多与寒凉有关。“夏治” 就是趁这些疾病在夏季病情缓解之时给予治疗,主要是采用以中药穴位敷贴为主的中医综合疗法,以预防或减少这些疾病的发作或加重。该疗法简便易行、疗效确切,目前受到越来越多患者的青睐。

适用范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即慢阻肺,包括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反复感冒、慢性咳嗽等肺系疾病,以及属于痰湿、气虚、阳虚体质者。

治病机理

“冬病夏治”亦可理解为“夏治冬病”,体现了中医学“治未病”的思想。正如《黄帝内经》所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冬病的形成多以寒邪侵入为外因, 以患者机体的阳气不足、体质虚弱为内因。根据《黄帝内经》中的“天人相应、春夏养阳、阴阳平衡”理论,夏季三伏时令,阳气旺盛,阴寒之气消减,此时顺应时节给予患者温阳补益的治疗方法,可起到温经散寒、扶正补虚、驱逐痰饮宿邪之作用,从而使人体阳气充沛,抗寒能力增强,经络气血通畅,虚寒、痰湿体质得到改善,达到预防疾病发作或减少发作,以及减轻发病程度的目的。

主要方法

穴位敷贴

穴位敷贴主要是在夏季三伏时令,气候炎热之时进行治疗, 所以又叫“三伏贴”。如清代·张璐《张氏医通》中记载:“冷哮……夏月三伏中,用白芥子涂法,往往获效。方中白芥子净末一两,延胡索一两,甘遂、细辛各半两,共为细末,入麝香半钱,杵匀,姜汁调涂肺俞、膏肓、百劳等穴……十日后涂一次,如此三次,病根去矣。”敷贴药物的药性多芳香走窜,可直达肺经,由表入里,循经络达脏腑,调节气血阴阳,发挥“皮肤隔而毛窍通,不见脏腑恰直达脏腑”的作用。目前所用的穴位敷贴疗法,主要选用白芥子、白芷、细辛、黄芩、甘遂等具有温阳散寒渗透作用的药物,将其磨成粉末,用姜汁调制成药饼,贴敷于人体特定的穴位,如天突、肺俞、大杼、膏肓等穴,通过透皮吸收方式,使药物有效成份进入人体,发挥治疗作用,也可配合微波照射增强其作用。

穴位注射  主要采用具有温阳补肾、纳气定喘等作用的纯中药针剂,注射于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作用的穴位,如足三里穴,通过针刺、药液对穴位的渗透刺激作用与药物治疗的双重作用,起到扶正固本、防病治病的作用。此方法尤其适合哮喘、慢阻肺患者,可有效改善肺肾气虚、肾阳不足的体质状态。

内服中药   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与方法,根据患者不同的体质状况,予以益肺健脾补肾,扶正固本为主治疗,从而改善患者体质状态,预防或减少疾病发作,控制病情进展。

注意事项

接受冬病夏治的患者要“治养结合”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冬病夏治期间要少食寒凉食物,饮食以有营养易消化为主;敷贴后要用温水洗澡,空调温度不宜过低;生活作息规律,保证睡眠充足、情绪乐观;适度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另外,根据原有病情需要继续使用常规治疗药物。

冬病夏治每年从6月中下旬开始至8月底结束,此时正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时节。愿通过冬病夏治,使广大患者能够轻松呼吸,不再无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