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2023年 第二次学术沙龙顺利举行
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在以“临证读书,学用经典”为主旨,每季度举办学术沙龙,旨在交流临证、读书心得体会,共同探索以进一步提高中医诊治心系病患者临床疗效。2023年度第二次学术沙龙于6月30日在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黄浦分院成功举办。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何立人教授,顾问范华昌教授、徐敏华教授应邀出席会议。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主任委员蒋梅先教授,常务副主委陈咸川教授,副主任委员朱冬胜、徐燕、沈琳、陈军,常务委员崔松、李颖等共同参加了本次沙龙。
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黄浦分院朱冬胜副院长参会并致欢迎辞,表达了对与会专家的热烈欢迎。徐敏华教授主讲了“卒中后抑郁症的中医探究”,从“因病致郁”到“因郁致病”的角度,深入全面地剖析了卒中后抑郁的病因病机,指出卒中后抑郁乃本虚标实之症,本虚以肝肾亏虚为主,标实以气机不畅、痰浊瘀阻为要。徐教授指出,在治疗上一定要“解郁不忘卒中”,只有让病人尽快恢复其肢体、五志、七窍的病变,生活质量得到提高,方可真正解决抑郁之苦;同时强调“虚实并调、标本兼治”,从疏肝解郁不忘运脾调中,活血化瘀不忘顺气化痰,养心宁神不忘定志通窍,补肝肾巧治五志、七窍等多个方面分享了自己多年的用药经验。
与会专家就卒中后抑郁的诊疗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范华昌教授首先高度评价了从“因病致郁”和“因郁致病”的角度对卒中后抑郁的认识,两者可互为因果,一定要治病求本,从因论治,并对广大青年医师提出了“为往圣继绝学”的殷切期望。陈咸川教授提出了多种虫类药联合用时需要关注肝肾功能的思考,并结合临床分享了虫类药剂型选择的经验。徐敏华教授也补充强调了虫类药在活血化瘀化痰通阳的基础上使用效果佳,其用量往往因人而异,可小剂量酌增。何立人教授指出,抑郁症危害良多,任何疾病其实都可伴随抑郁,除了药物,人文关怀也很重要,我们在门诊中也应对他们给予关注,耐心进行心理辅导。蒋梅先主委最后总结,徐教授的讲课思路清晰,深度结合临床分享了许多实用方剂,干货满满;也高度赞扬了徐教授能如大医精诚中所云,为患者设身处地考虑,“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为他们解决问题,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是中医药发展的主旋律,在临证中我们也要时刻谨记这一点。多读书,多临证,并从中不断思考,开拓创新,才能不断进步,真正做到“为往圣继绝学”。
来源: 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