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最后一个节气,霜降吃什么好

来源:上海中医药报

“气肃而凝,露结为霜”,天气变冷的速度正在悄悄加快,但是真正的寒冷毕竟还有点遥远。倒是温度变化不仅让大自然幻化出斑斓的色彩,更是接触丰厚物产,值得好好享用季节。


时•候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表示天气逐渐变冷,露水凝结成霜。我国古代将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意思是说,豺狼开始捕获猎物;大地上的树叶枯黄掉落;蜇虫也全在洞中不动不食,埋头进入冬眠状态。


时•气

霜降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 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好发时节。“秋冻”已经不合时宜,需要随着气温的变化适当地增加衣物,避免受凉感冒。

南方民间有谚语“一年补透透, 不如补霜降”。按照中医理论, 这个节令宜平补, 多选择健脾、润燥、滋阴的饮食, 如雪梨、苹果、柿子、橄榄、白果、蜂蜜、芥菜、白菜等食物, 多饮水防干燥。


时•鲜

柿 子

民间有“霜降摘柿子”的习俗,期间有大量柿子成熟上市。柿子皮薄味美, 营养价值能跟苹果有一拼。柿子味甘、涩,性寒,有清热润肺、化痰软坚、止渴生津、健脾、治痢、止血等功能,可以缓解大便干结、痔疮疼痛或出血、干咳、喉痛等症状。柿树的叶子煎服或冲开水当茶饮,也有止咳化痰的作用。

小贴士:柿子性寒,不可多吃, 传统习惯上认为不可和螃蟹等寒凉的食物同食。另外柿子鞣酸含量高,不要空腹吃,肠胃功能差的人更应少吃柿子。

山 药

山药富含细腻的淀粉与黏液质, 滋补功能甚佳, 李时珍即称之“益肾气、健脾胃、止泄泻、化痰涎、润皮毛”。霜降后出土的山药, 淀粉随温度的降低而转化为糖分, 吃起来更甜、更粉。

鲜搭配:山药可单独煮、蒸食用,还可以与其他蔬菜、肉类一起炒、炖。合理搭配其他食物能它的健康功效增倍。


青橄榄

深秋时节的青橄榄最是芳香, 它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C 以及易于人体吸收的钙质。它有清肺利咽生津的功效。

鲜搭配:橄榄可以搭配猪肺、鱼头炖汤,做成有着特别香味的养肺佳肴。


时•味

南瓜山药双米粥
【材料】

大米30 克、小米30克、南瓜50 克、山药50 克、红枣4 颗、水600 毫升。

【做法】

①把大米和小米洗净, 红枣温水浸泡;

②南瓜和山药去皮切小块;

③锅中放水烧开, 加入大米、小米和红枣用大火再次煮开, 转小火焖煮20 分钟至粥汁黏稠;

④粥中加入南瓜和山药继续小火焖煮至10 分钟即可。

【宜忌】

所有体质、大人小孩都可以喝。

白果炖乌鸡
【材料】

新鲜白果10 克、乌鸡半只、中等大小胡萝卜1 根。

【做法】

①乌鸡冷水洗净浸泡一会,滤去血水,剪去乌鸡指甲,斩块,加八角、桂皮、香叶、料酒焯水;

②白果在沸水中焯烫五六秒,捞出沥干水分备用;

③胡萝卜洗净, 切成滚刀块;

④焯过水的乌鸡块、胡萝卜块加足量清水,烧开后,炖煮1 小时左右;

⑤放入白果, 再炖煮10 分钟左右,关火, 加盐调味即可。


时•饮

蜂蜜柚子茶

柚子茶清热祛火又养颜。霜降前后新鲜柚子大量上市,自制蜂蜜柚子茶也不算太麻烦,比起市售的罐装成品健康又廉价。

【材料】

柚子1 个、冰糖200克、蜂蜜200 克。

【做法】

①柚子用温水清洗,用一小把盐搓洗柚子皮, 彻底去除表面的果蜡;

②将柚子黄色表皮削下切成细丝, 入盐水浸泡搓洗,去除苦味;

③剥出果肉和泡好的果皮一起放到汤锅里,加水漫过果肉,大火烧开再转小火慢慢熬;

④熬的过程中加冰糖,熬到汤汁黏稠,柚子皮透明;

⑤将熬好的果浆放到洁净无水的玻璃空瓶2/3 位置处,待晾到40℃左右的时候倒入蜂蜜;

⑥搅拌稍许后放冰箱冷藏酿一个星期后即可享用。


【小贴士】

冲调的时候要用温水。


时•养

-==深秋防“悲秋”==-

常说“秋风秋雨愁煞人”,随着西风渐紧,落叶萧索,人们往往不自觉地都会叹口气。很多人把这种伤感归结到秋天的凄凉上,其实原因不仅于此,据了解, 在人体大脑底部“松果体”的腺体,它分泌的“褪黑素”能促进睡眠, 而秋季气温的变化对其分泌产生了一定影响,褪黑素的减少使得人的情绪、睡眠都会受到影响。

一般来说,平时心性敏感、体质偏弱的白领女性更容易产生悲秋情绪。对于这种季节性的情绪状态, 可以多吃富含维生素B 的食品促进改善情绪,例如全麦面包、糙米、燕麦、香蕉等。饮食上适当增添一点甜味也有助提升积极情绪, 比如吃些可可脂含量较高的黑巧克力, 它富含的苯乙胺能对人的情绪调节发挥重要作用, 又不会因此摄入过多的糖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