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吃啥?
来源:上海中医药报

立秋
山明水净夜来霜
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
岂如春色嗾人狂

高温炙烤的活力还丝毫未减,秋季的第一个节气已然到来。白天暑热依旧,夜晚偶有凉风。季节在细微变化中更替,身体则需要些许 清 润 之 味 适时以对。
立秋丨时气
立秋,约从8月7日或8日开始,8月22日或23日结束。虽说有“立秋之日凉风至”的诗句,但“立秋”并不意味着秋天已经到来, 而且这段时间仍处在中伏之中,高温天气依旧虎视眈眈,故有“秋后一伏热死人”的谚语,清热解暑依然不能放松。

立秋代表着天气从夏向秋天开始过渡, 但此时气温还是较高,在经过苦夏的煎熬后,很多人的脾胃功能往往低下,因此饮食上可以侧重于清热利湿、健脾养胃,以促进人体机能的恢复。同时秋季易起燥,应选择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新安神的食品为主,可选用百合、蜂蜜、银耳、莲藕等具有滋润作用的食物。
立秋丨时鲜
鲜 藕

“荷莲一身宝,秋藕最养人。”立秋后空气中水分开始流失得更快, 身体需要利用食物来滋润身体,其中莲藕就是最佳选择。莲藕的食用方法是“生熟两相宜”。
中医认为,生藕甘凉入胃,清心润燥;熟藕则有养胃滋阴,健脾益气的功效。莲藕富含铁、钙等微量元素,植物蛋白质、维生素以及淀粉,有助增强人体免疫力。
鲜搭配:莲藕搭配荤素都鲜美可口,七孔藕淀粉含量较高,水分少,糯而不脆,适宜做汤;九孔藕水分含量高,脆嫩、汁多,凉拌或清炒最为合适。
茄 子

传统民谚有:“ 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民俗亦有立秋前一天把瓜、蒸茄脯、香糯汤等放在院子里晾一晚,于立秋当日吃下。
中医认为,茄子性凉味甘,有清热止血、祛风通络、宽肠利气之效, 在这个季节吃茄子能降暑气。
鲜搭配:维生素P最集中在茄子表皮与肉的连接处,因此吃茄子不要去皮。秋吃茄子最好拌食,将茄子蒸后拌蒜泥、盐、味精和香油食用。
梨

梨多汁,即可食用,又可入药,自古梨被誉为“百果之宗”,秋季食用好处良多。梨性凉,具有降火通气,润燥清热的作用。立秋前后, 蜜梨正是大量上市的时间。这种本地鲜果脆嫩多汁,肉厚味甜,正适合立秋时节品尝。
鲜搭配:除了生吃之外,还可以榨梨汁,加少许冰糖煮饮,有润肺、生津、止咳的功效。

立秋丨时味
鸡蓉鱼香茄子
酸辣口味的茄子与鲜嫩的鸡肉一起,既满足味蕾的需求,又是一道少盐的健康美食。

原料:茄子240克、鸡肉糜160克、植物油12毫升、A料(蒜蓉5 克、姜蓉4克、干红辣椒(1根)0.4克)、B料(水125毫升、黄酒15毫升、香醋15毫升、甜面酱15克)、麻油10毫升、葱花适量。
做法:1. 茄子切成7厘米长、2厘米宽的条块,放入水中略浸。2.将油倒入锅中,加热后倒入A料,煸香后放入1中茄子块,煎软后加入鸡肉糜,炒熟后倒入B 料的混合汁调味。3.汤汁收浓后出锅,淋上麻油和葱花即可。
柠檬蒸秋蔬
加了柠檬片后, 秋蔬的美味大大提升。

原料:红薯、莲藕、南瓜、柠檬切成薄片。
做法:将红薯、莲藕、南瓜、柠檬切成薄片漂亮地叠放在蒸笼里。秋蔬尽可能切得薄一些,装笼时,擦干表面水分水锅烧开后,上笼蒸10 分钟即可。
温馨提示
相比较于水煮,蒸更能体现出秋蔬的甘美。仅配上食盐或者豆瓣酱,超级美味 。
立秋丨时饮
银菊饮

材料:金银花5 克、菊花10 朵、白糖适量。
做法:先把原料洗净放入杯子中,冲入开水泡开,加盖焖泡10 分钟,滤出残渣,加入适量的白糖调匀即可饮用。金银花、菊花能清热利咽、消暑除烦。

立秋丨时养
情 绪
中医学认为,秋应于肺在志为忧,因而立秋之际,容易出现情绪及精神状态的紊乱,因此在情绪上,除了要以保持心情愉悦作为基础,也要勤于户外运动,多增加阳光照射,吃些含糖量高,热量高一类的食物,从而帮助调节心情。

身 材
熬过炎炎酷暑,注重身材的女性又迎来了最佳运动时期,可以选择日照减弱的黄昏时间段,进行散步、快走这样的锻炼,而且通过一些器械运动,可以让你不知不觉燃烧掉多余的热量,有规律的锻炼,可保持你体内旺盛的新陈代谢,而且有氧和无氧运动会让你整天神采飞扬、精神奕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