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养生

来源:上海中医药报
文:上海市静安区中医医院心病科 李颖

大暑来临,意味着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即将到达。此时,气温升高,日照充足,万物生长迅速,新陈代谢旺盛,且雨水增多。

大暑的潮湿闷热,会使人黏腻不适、憋闷难耐,此时也是心血管病、胃肠道疾病高发的季节。中医认为,暑易伤心扰神、湿易碍脾伤气。因此,大暑养生必要做好“三护”,即护心、护脾、护神。

护心:心为火脏,通于夏气

暑伤心肾,高温、湿重,使人的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代谢增强,对心血管系统压力不小,如果本身就有心系疾病,那就容易复发加重。同时,由于暑易令人汗出,汗为心之液,汗泄易损伤心气,心阳折损,使胸痹、心痛病、心衰病复发。因此护心至关重要。

护心要一避二苦三缓动。一避即是避暑,不在烈日当空时运动、外出,衣着宽松浅色系,利于体热排出,居住环境要经常通风,适当使用空调。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空调温度最好在25℃~27℃,与外界温差不要过大。二苦即是适当多食苦味食物。苦能泻心,适量食苦可以清火泻心,如果心火亢盛,可以选择苦瓜、莲子芯等食用,但不宜久食。三缓动即是舒缓运动。夏日运动时,应选择清凉之地,如公园树荫、湖边、河边等,同时要注意选择散步、慢跑、太极等舒缓运动,这样既不会伤津也不会耗气。

护脾:脾土喜燥,最畏湿邪湿邪最易侵犯脾胃,使脾胃的消化功能下降。如果为了防暑降温而食冷饮,则更是雪上加霜。为护脾胃,夏日应避免过度食用生冷食物,特别是冷饮,也不能贪凉久处空调之所。健脾祛湿可以多食些清暑利湿的食物,比如冬瓜、丝瓜、鲫鱼等;还可以选用一些药食同源的食物,比如鸡头米、薏苡仁、白莲子等。如果暑湿侵犯太过,还应及时就医,让中医师助你药到病除。不愿服用中药的朋友,也不用担心,可以选择芳香化湿之品如藿香、佩兰等装入锦囊中,随身佩戴,也可起到祛湿之功,中医称此法为“衣冠疗法”。

护神:暑邪扰神,心神不宁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夏季就要心平气和、神清气爽、心胸开阔,培养乐观开朗的性格,顺应夏令的时气,犹以大暑为重。当人的心绪平和时,交感神经不会亢进,心率不快,代谢减慢,人体产热不多,即感凉爽,这就是所谓的“心静自然凉”。因此,大暑时节,患有高血压的患者,更应静心养神,以免因情绪激动,“怒则气上”,易诱发脑血管意外,如脑溢血、脑梗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