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第十一届骨伤科分会换届改选大会暨2023年学术年会顺利召开

2023年12月1日,“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第十一届骨伤科分会换届改选大会暨2023年学术年会”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顺利召开。上海市卫健委副主任、上海市保健局局长、上海市中医药学会会长胡鸿毅,国医大师施杞,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常务副会长谈美蓉,上海市中医药学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名中医陆金根,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院长陈跃来以及来自全市110余家医疗机构的200余位代表出席了会议。

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常务副会长谈美蓉主持了换届选举会议,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莫文教授当选主任委员,王拥军、詹红生、汤伟忠、樊天佑、肖连波、吴弢、奚小冰、李伟、石琤、孙波当选副主任委员。特聘李飞跃教授为分会名誉主任委员,施杞教授、石印玉教授、吴云定教授、石关桐教授、褚立希教授、石鉴玉教授为分会学术顾问。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院长陈跃来向参会代表致以热烈欢迎。他指出,龙华医院骨伤科由全国伤科大家石筱山先生创建于1960年,经过六十余年的发展,在继承和发扬石氏伤科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诊疗技术手段,形成了以中医为主、中西医融合的临床特点和“保守-介入-微创-手术-康复”全病程的诊疗模式。相信在莫文主任的带领下,新一届骨伤科分会一定能融合各家特长,取长补短,携手共进,共同致力于解决骨伤科疾病相关难点,造福患者!

新当选的莫文主任委员向大会做了工作计划和展望,他表示分会将积极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发展和上海市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的精神,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创新、发扬海派中医骨伤科特色优势,以维护人民群众健康为中心、以提升全市中医骨伤科的服务能力和水平为重点、充分发挥上海中医药的战略优势,全力打响“海派中医骨伤”品牌,为全面推动上海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上海市中医药学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名中医陆金根教授表示上海伤科流派的发展源远流长,凝聚了许多前辈们的智慧和努力。1954年11月,上海市中医药学会伤科学术研究小组在上海成立,促进了伤科流派的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更要齐心协力,共同谋划中医骨伤的继承与创新、现代化和国际化的中长期蓝图,关注新技术、新方法的研发和应用,推进骨伤治疗的标准化建设,提高学科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增强学术影响力,为推动中医药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十一届骨伤科分会学术顾问代表、国医大师施杞教授表示上海中医骨伤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大家共同努力下,秉持着海纳百川的精神,追求卓越,在历届主任委员的领导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希望在新一届分会的带领下,继续推进上海中医骨伤事业的发展,进一步打造具有中医特色的沪上骨伤临床高地,以及具有创新竞争力的守正创新的科创高地,秉持岐黄薪火相传,培养更多的新时代中医骨伤人才。

上海市卫健委副主任、上海市保健局局长、上海市中医药学会会长胡鸿毅教授肯定了第十届骨伤科分会所取得的卓越成绩。寄语中医骨伤后学,能够像前辈一样敢于创新,敢于站台,敢于勇挑重担,融汇古今,推动中医骨伤在现代化、产业化、走向世界的道路上不断创新。

在学术交流环节,陆金根教授以顾氏外科为例,做了《科学高效做好“流派传承”工作》交流,明确医派、学派、流派的定义与区别,提出流派传承需要胸怀博大、秘技相传,勇于攻坚、善于克难,富于创新、尤重原创,注重人才、强化群体,临证为上、教研并重。
莫文教授、黄敏教授、阚卫兵教授、夏烨医师分别对王氏伤科、楚氏伤科、许氏伤科、佟氏伤科做了精彩学术报告,以“上海伤科八大家”为基础,积极挖掘沪上其他骨伤传统特色流派,充分体现了沪上“海纳百川”的特色。


来源:上海市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