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医药系统获奖项目简介(2019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项目名称: 朱氏妇科“从合守变”理论在围绝经期抑郁症中的应用

完成单位: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完 成 人: 董莉、夏艳秋、黄宏丽、朱南孙、何军琴、尹晓丹、沈捷雯

朱氏妇科传承五代,医名鼎盛,国医大师朱南孙教授为其第三代传人,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常务委员董莉教授为朱氏妇科第四代传人,该团队多年来围绕朱南孙教授“从合守变”学术思想,对围绝经期抑郁症展开多项应用,精炼出朱氏妇科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特色治疗大法(补肾解郁清心)及经验方(补肾解郁清心方);开展多项研究,提出并证明了“补肾解郁清心”法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指出补肾解郁清心方能通过平衡H-P-O轴、H-P-T轴及INH-FS-ACT通路,下调H-P-A轴,提高单胺类神经递质在体内的含量,来纠正内分泌紊乱状态,使之达到抗抑郁目的;率先在国内采用卵巢去势和慢性不可预测应激复合法(CUMS)制备围绝经期抑郁症大鼠模型,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此外项目组制定了《围绝经期综合征社区常见病中西医结合防治指南》,推广应用至社区医院。项目应用过程中,还实现了“从合守变”理论向“从合守变”诊疗模式的转变,进一步由点到面指导临床实践。


项目名称: 健脾法治疗胃癌精准化诊疗方案的建立和推广

完成单位: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华东理工大学

完 成 人: 赵爱光、赵刚、刘建文、朱晓虹、徐燕、曹妮达、梁欣

本项目属于中西医结合肿瘤领域。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居恶性肿瘤第五位,死亡率高居第三位。以手术放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对进展期胃癌疗效未见新的突破。上海市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委员赵爱光团队组秉承邱佳信教授(上海市名中医)“脾虚为胃癌发生与发展的一个基本因素”的学术思想,辨病和辨证结合,针对胃癌的不同发展阶段(术后,晚期)以及不同的人群开展系列临床和机制研究,系统评价中医药治疗胃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形成了以“健脾法”为核心的胃癌中医精准化诊疗方案并推广应用,延长了进展期胃癌的总生存时间,改善了预后。

主要创新成果:1、建立了健脾为主,病证结合的胃癌诊治新模式。2、证明健脾法能够延长各类胃癌的生存期。3、揭示了健脾复方调节PTBP3相关的疗效机制。

该成果建立了健脾法治疗胃癌的规范化临床路径和健脾法为核心的胃癌病证结合精准化诊疗方案,提高了中医药治疗胃癌的临床疗效,揭示了疗效机制,传承并发展了“胃癌脾虚”的学术思想。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等6项课题立项。发表论文28篇,被正面他引233次,其中SCI收录论文6篇(2篇影响因子超过5)。培养研究生21名。进行国内外学术会议交流11次,其中大会报告6次。


项目名称: 名中医蔡淦教授“治脾以安五脏”学术思想在糖尿病防治中的应用

完成单位: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完 成 人: 陆灏、蔡淦、陶枫、李俊燕、陈清光、徐隽斐、朱蕴华

目前我国糖尿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位居全球第一,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陆灏带领团队在“治脾以安五脏”学术思想指导下,继承全国名中医蔡淦教授的临床经验,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制定了以“健脾”为基本治则的系列方药,分期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

主要创新点:1、以“健脾清热化湿”为治则,制定了健脾清化方,在生活方式干预基础上,运用健脾清化方累计防治 5885 例糖尿病前期患者,并建立了临床规范化方案。2、以“健脾清化”为治则,健脾清化方及其拆方清化颗粒累计治疗 15945 例糖尿病。3、以“健脾活血”为治则,制定了 DM120 方,先后累计治疗 2500 例早期糖尿病肾病。4、以“健脾通络”为治则,制定了灵异胶囊(虫类药)联合健脾清化方的临床方案,先后累计治疗1800 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揭示健脾方药作用新机制。健脾清化方防治糖尿病前期的关键靶点为肠促胰岛素(GLP-1);清化颗粒防治糖尿病的关键靶点为苦味受体;DM120防治糖尿病肾病的关键靶点为TFG-β1;灵异胶囊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关键靶点为Na+-K+ATP酶。

该项目共发表论文81篇,论文累计被引546次,申请发明专利4项,其中,直接相关论文19篇,论文累计被引145次,授权发明专利1项。培养研究生65余名,连续举办国家级学习班6次,参会总人数2500余次,在上海50余家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广应用。研究成果作为中医药综合防治方案的一部分在上海多个社区应用于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干预及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